信息中心/Information center
赞!为了绿色低碳,成都提出打造“碳惠天府”特色品牌

早上拎着垃圾出门


将其扔入分类垃圾桶

扫码打开一辆共享单车

骑行到地铁站再换乘公共交通

周末到城市绿道跑跑步

带孩子去公园里撒撒野……

这样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已成为不少成都市民的日常

平凡背后见功夫

今年1-6月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42天

超过了2013年全年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增绿增景”6.5万亩

建成区 绿化覆盖率达43%

年固碳量超过150万吨

释放氧气330万吨

固碳释氧效益51.9亿元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去年一年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9户

减排二氧化碳96万吨

去年全市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58.8%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6%左右

共享单车日均骑行次数达200余万人次

地铁在建里程283公里

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汽车随处可见

对照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目标要求

成都如何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得高分?

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近日,我市召开低碳城市建设专题会,听取全市低碳城市建设推进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并讲话。

罗强表示,2018年全市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标新发展理念、国际先进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还存在对低碳发展认识不足、能源消耗增速仍然较快、低碳发展制度体系还不完善、 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尚未成为普遍共识等问题,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罗强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中央、省、市系列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 加快推进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绿色支撑


01 不断完善低碳发展制度,强化碳排放管理,建立完善会议碳中和、社会责任企业购买、低碳航线等消纳机制,建立碳排放考核机制, 打造“碳惠天府”特色品牌

02 加快提升低碳基础能力,完善低碳基础设施和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加快建设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全面提升城市碳中和能力


03 优化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推进燃煤锅炉全域“清零”,多措并举降低用能成本。


04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深入落实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做强绿色低碳制造业,大力发展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持续做强节能环保产业,壮大绿色低碳服务业,积极发展低碳循环产业。


05 大力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完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氢能等新能源技术及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强化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创新,强化低碳人才支撑,创新发展低碳金融。


06 营造低碳消费社会氛围,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培育绿色消费文化,鼓励低碳出行,推进低碳包装、开展循环利用,扩大绿色产品有效供给,深化绿色低碳示范单位创建,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宣传活动,真正形成绿色低碳、保护家园“ 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的良好社会氛围。


©版权所有 2021-2025 成都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蜀ICP备1602834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