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Information center
打造绿色低碳公园城市样本,成都这样做

说起碳汇,也许你还不太清楚是什么?其实,碳汇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而林业碳汇则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经营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10月18日,四川省林业碳汇国际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本次研讨会也是我省首次围绕林业碳汇工作召开的国际大型会议。会上,成都也分享了在打造绿色低碳的公园城市上的经验与做法。

本次研讨会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承办;大自然保护协会、四川省环境交易所、四川山水碳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绿化基金会、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 成都产业投资集团 、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四川省长江造林局协办。


01    成都签约2项碳汇项目 “碳惠天府”将于年底试运行


研讨会上,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与北京天汇元气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山水绿碳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共同签署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助力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四方战略合作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为贯彻落实《成都市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和2019年7月全市低碳城市建设专题会要求,加快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努力让绿色低碳成为成都鲜明的特质和持久的优势,深入实施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 打造“碳惠天府”特色品牌 ,主动构建项目开发机制,成都产业投资集团与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结合我市实际及双方优势,在会上签订共同推进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碳普惠项目双边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全面落实市政府相关要求, 加快构建自生长、可持续的成都碳普惠生态圈,将“碳惠天府”打造为成都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名片,成为国内碳普惠机制建设的新样板 ;遵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大双方战略合作力度,共同推进“碳惠天府”制度标准体系构建、低碳应用场景建设、生态保护类项目开发。

02 打造绿色低碳公园城市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5%


Q 提问: 打造绿色低碳的公园城市,成都做了哪些努力?


会上,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介绍。


   01 尊重自然生态原真性,锚定11534平方公里生态本底,确立“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生态格局。制定实施国内首部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法规—《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启动《天府绿道保护条例》《锦城公园保护条例》立法调研,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坚决守住城市生态底线。


 02  深入实施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促进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治理,开展重点区域违规违法占用国家资源挤占生态空间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摸清7类46处自然保护地“家底”。


03  加快构建碳汇体系。大力实施全域增绿行动,启动增绿项目928个,完成营造林5.7万亩,实施龙泉山增绿增景1.6万亩。开展“包山头”等植树活动735场次,栽植苗木48万株,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很多项目,实际上也正是减少排放、固碳的项目,比如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谢玉常谈到, 下一步,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还将详细研究碳汇各项指标体系,打造绿色低碳公园城市的样本

关于碳惠天府


为深入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加快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成都正积极构建“碳惠天府”机制,以公众减排积分奖励、项目减排开发运营为路径,以绿色出行、清洁能源等示范工程为牵引,力争到2021年,基本形成应用场景丰富、系统平台完善、规则流程明晰、商业模式较为成熟的碳普惠生态圈。


目前,成都产业投资集团在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正加快推进“蓉e行”燃油汽车停驶项目、新能源汽车使用示范项目、“燃煤电能替代”和“燃油电能替代”项目的实施方案设计和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研究,为科学核定项目碳减排量提供技术支撑。

据悉,由成都产业投资集团建设的政府公益性平台“碳惠天府”将于2019年底试运行,旨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并为公众提供绿色低碳生活服务。平台上线后,市民可通过低碳出行、低碳活动等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获取相应积分,并在“碳惠天府”线上平台兑换奖品。

来源:锦观新闻 部分图据网络侵删

©版权所有 2021-2025 成都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蜀ICP备16028349号-3